作者: 孟冰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3-08-21 09:36
現年38歲的馮華波,家住牡丹區吳店鎮,出身于醫藥世家,曾祖父、祖父、父親都是醫生,耳濡目染間他也愛上了這個職業,并立志要當一名醫生。2008年5月,大學畢業后,他如愿進入牡丹區吳店鎮衛生院,并在醫療衛生戰線工作了15個春秋,現擔任該院內科副主任、主治醫師。
8月17日,在牡丹區吳店鎮衛生院醫生辦公室,20余平方米的房間內,只見三名醫生圍站在一旁,正和馮華波交流著病人的病情。馮華波說:“病人已近80歲,出現咳嗽多日,經CT檢查發現雙肺有結節,我建議對咳嗽采用祛痰止咳、青霉素等藥物進行診治,針對雙肺結節,建議病人做抗感染治療后復查!”“對呀,考慮到病人年齡因素,這個診療方案切實可行。”一位同事說道,最終他的提議贏得同事們的一致贊許。
工作中,他對病人望、問、聽、查耐心細致,一絲不茍,在處方藥的開具中更是反復斟酌,慎之又慎,最大程度減輕病人經濟上的負擔。因為服務好,醫療技術又好,患者找他看過一次病,回頭還去找他看病幾乎成了慣例。而他每年參與急診、重癥病人的診療在百例以上,前前后后診治的病人在萬人次以上。
記得去年8月的一天,一名患者被其女兒緊急送到醫院,經初步檢查發現低壓110,高壓則一度達到220,且因深度昏迷要做進一步檢查,可由于人手少,患者女兒犯了難。看到這些,馮華波二話沒說,安排患者女兒照顧患者,他從其他科室找來擔架,與其一同將病人抬到CT室,因診療及時患者轉危為安。“期間,患者又因為嘔吐,把我的隔離衣弄臟了,患者女兒過意不去,可在那性命攸關的生死時刻,救人才是最關鍵的。”問及當時的情景,馮華波說道。
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,他更加忙碌了。去年11月9日,牡丹區吳店鎮中學出現新冠疫情,他和同為醫生的妻子當晚到學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,核酸檢測、轉運學生、場所消殺,一番工作下來,妻子捂著肚子直喊疼,根據臨床情況他懷疑是闌尾炎復發了。“當時俺媳婦疼得直冒汗,我第一時間聯系了救護車,進行了及時救治。唉,可因為我始終在一線參加疫情防控,俺媳婦手術后我都沒能照顧一下……”提到此處,馮華波禁不住哽咽了。
在日新月異的知識時代,醫療行業也要求廣大醫護人員不斷豐富和更新醫學知識。因此,即便是診療間隙,他還擠出時間強化個人學習。在他的引領下,一時間努力學習業務知識與提升服務水平的濃厚氛圍在科室形成,各類常見疾病、多發病、多種疑難病的診治水平得到提升,更推動了科室、醫院業務的高質量發展。
多年來,馮華波先后被市及牡丹區衛健部門授予“優秀共產黨員”“優秀醫師”等榮譽,并在今年入選2023“山東好醫生”提名。當然,對于從醫路上可能遇到的挫折、困難,他依舊信心滿滿:“幫助患者解除病痛折磨,恢復健康,這是一名醫生的責任,讓人民群眾少生病或不生病,則是每名‘白衣衛士’矢志不渝的追求。”
文/圖 記者 孟冰